为深化校地协同创新,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,3月21日,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毕海滨、科技局局长马国增、人社局副局长刘拥军等一行四人莅临学校,围绕科技成果转化、产教融合及人才共育等议题开展深度对接。副校长刘克平主持会议,科研处、招生就业处、科协、校友会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
刘克平从学校整体办学情况、办学特色、科研布局及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。他指出,近年来学校立足“地方应用型本科”定位,紧密对接光电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智慧农业、数字冷链物流等主导产业,形成了“需求导向—技术攻关—成果孵化—产业应用”全链条转化模式。
毕海滨高度肯定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。他指出,高校是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,专班的成立标志着校地合作从“点状突破”迈向“系统推进”,双方将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、创新人才引育、产业集群培育三大主线,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生态。
会议聚焦“专班化推进、清单化落实”,达成如下共识:以校地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为基础,整合产学研资源打造“孵化器+高校”融合载体,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实现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。强化“企业家出题、科学家答题”双向驱动,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,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,加速成果转移转化形成。发挥校友网络与资本纽带作用,推动“人才回流—技术孵化—项目落地”协同发展,形成校地利益共同体。依托产教融合模式,将行业实践与人才培养深度绑定,构建“企业命题—高校解题—学生实践”的贯通式育人机制。
校地协同对接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下一步,学校将持续聚焦应用型科研,以服务地方为己任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,推动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。
